在燒肉店常見的橫隔膜,聽起來像是內臟,是否對於他不了解而有些抗拒呢?
今天帶大家解密,牛身上的三種橫隔膜!(厚裙、內裙以及外裙)
往後也能很有自信的在燒肉店or牛排店點上一份,品嚐其美味😋
🐮厚裙肉
牛的厚裙肉是最有肉味的橫隔膜,對比在豬身上的話就是大家在滷味攤常聽到的”肝連肉”。
其部位特性軟嫩(僅次於菲力)、多汁、牛肉味十分濃厚,相對的脂肪較少,則適合的熟度約在3-5分熟。
此部位在美國多做牛排、燒烤(Grill)使用,日本韓國等則是常用來做燒肉。
其位置在兩側肋骨的最下方,隔開胸腔與下腹腔的位置。
牛隻剖半成左右兩邊屠體時,就會看到一副厚裙肉。
除了紐澳叫他厚裙肉(Thick Skirt)以外,美國稱之為Hanging Tender,顧名思義懸掛著又軟嫩多汁的部位。
台灣傳統稱之為肝連肉,而香港那邊則稱為”封門柳”
一頭牛僅有一副厚裙肉,分為大小兩邊。如上圖中下側為大邊、上側是小邊。
上下中間則夾帶一條厚筋(白色的部份),此粗筋會影響口感需要修除。
延伸閱讀:
為什麼要把筋修掉?什麼是精修?
精修除去多餘筋膜油脂與中間的粗筋後,即可變身成為美味的厚裙牛排。
※註:下方大邊的那側會有一塊邊肉連接,中間藏著一些小筋膜。修去筋膜後與本體一樣美味。
🐮內裙肉&外裙肉
牛肉有另外兩種橫隔膜部位:外裙肉和內裙肉。
此兩個部位肉質較薄,在歐美國家常用於製作Skirt Steak。
因為這兩個部位肉的纖維較粗,油花豐富。
非常適合熟度5-7分熟的口感,肉質多汁且風味濃厚,非常美味!
上面淺色:外裙Outside Skirt
底下鵝黃:內裙Inside Skirt
從牛的剖半屠體腹腔一側看過去的話,Outside Skirt會壓在Inside Skirt的外面,故得名。
如何分辨?
內裙肉/Inside Skirt,外裙肉/薄裙肉/Outside Skirt/Thin Skirt
內裙較為寬且較厚,外裙窄而細長。這兩種橫隔膜肌肉纖維皆為直向的。
因橫隔肌都是走直的方向,在修切時需要先切如上圖一段一段之後,再順著綠色的方向切(逆紋切),才能斬短肌肉纖維,以獲得更佳的口感。
延伸閱讀:
什麼是逆紋切?為什麼要逆紋切?
💰價格比一比:
一般售價約為厚裙≧外裙>內裙
厚裙因其軟嫩度與濃厚風味無法取代,外裙則是有較為豐富的油花與多汁性,內裙則是橫隔膜中價格最低。一般台灣的燒肉店因成本考量,大多使用內裙肉,尤其以澳洲和牛為多(因日本和牛內臟類無法進口)
#Beeftruthpoint
橫隔膜其實是”骨骼肌”,只是位置較近於內臟,所以一般在屠宰時會被劃分為內臟類。
但相較於真正內臟的”心肌”與”平滑肌”,其口感並不會讓不敢吃內臟的人感到無法下嚥。
厚裙肉原為所謂butcher’s cut,也就是屠夫才懂的美味部位。在美國開始流行後,價格就隨之水漲船高。
亞洲區則是由日本與香港發揚光大,日式燒肉少不了厚切的厚裙肉,而香港人對於”封門柳”的喜愛程度更是驚人,厚切的厚裙肉片在港式火鍋”打邊爐”更是必備的牛肉部位!
thick skirt與inside skirt在日本與美國皆無法進口內臟類產品,但很神奇的是在我國進口法規上卻將outside skirt視為肌肉可以進口。故若在燒肉店、牛排店看到的inside skirt與thick skirt,國別都會是紐澳的!